中国画不是工艺品莫肇生山水画新作选

从古到今,对中国画的评判,一直到清代,都是根据传统文化,传统的意识,对自然的认知等作为标准,都是祖先流传下来的,没有太大变化。从辛亥革命开始,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高剑父,我们中国从帝制到民国,政治的变化自然而然影响到艺术,为什么中国画是首当其冲被拿来议评,而不是京剧等等。

因为绘画是世界性,这时期不少人到外国去学习过,接触到西方的绘画,很写实,很科学。如果中国要变革,首先想到的就是从绘画开始。那时认为中国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清末四王在中国画上面走到一种程式化的极端,整个绘画的程序,样式,也形成了标准,变成了一种套路,没有求变,求新,没有了个性化。但是事实不能只从这个方面看,除了四王,还有四僧,金陵八家,扬州八怪,他们也是很有个性化,很丰富的。像八大,他把中国画意象这一方面发展到一个高峰,把个人的情绪在笔墨里面体现到淋漓尽致。

我们要怎么去评判艺术品,评判中国画,我这里只有一句话:个性化。没有个性化,什么艺术都是假的。就像梅兰芳用他特有那种声腔,他的个性的张扬和强烈,形成他独特的艺术感。又像梵高,他的用笔,色彩,情绪,现场感觉变化,通过这些变化用自己的思维强调在艺术品里面。我们到他创作《星空》的地方看,是看不出作品的样子,只有梵高的眼睛能看到那样的星空,这就是个性化。

艺术缺乏个性以后,就变成平庸匠气。所以我们学习艺术,不要全走到一起,要分开,要根据个人的喜好去学习和发展,不管好坏,形成自己的面貌才是艺术。我曾经在内蒙设计过一个大厅里面的一组吊灯,结算时按照工艺品计价,艺术品和工艺品相差的价格是10比2的比例,当时就争论这是工艺品还是艺术品的问题,工艺品是重复的,不断重复一个样式,普遍性的,商品性的,那是工艺品。

艺术品是由艺术家完成的作品,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如果学习艺术,就要有独创性。比如你拼命的临摹石涛的,别人一翻就是石涛,再一翻又是石涛,那就是工艺品了,跟我们画匠没区别。所以我们判断一幅画的时候,不是判断他画的像什么,特别是中国画,关键是有没有把自己个性彰显出来,这是最主要的。我们那天看画展范阳老师的作品,范阳为什么是范阳,他用笔的特点是什么,他从哪个人的身上学了什么,又怎么用到自己身上,而不是照搬。

所以我们要明确的这一点,艺术品跟工艺品,创造跟临摹、翻造、翻摹是两回事。

----摘自莫肇生《中国画的认同》

风雨无惧共奋进南山高仰现曙光

cmx68cm

风雨山外山98cmx40cm

苍山祥云cmxcm

云紫风清cmxcm

和风净气cmxcm

清远cmx68cm

秋暧cmx68cm

万壑泉声松外去48cmx46cm

生息与共·雨林cmxcm

河曲绕梦cmxcm

云开巫峡千峰出48cmx46cm

巍巍恒宗莫肇生38cmx35cm

秋雨48cmx45cm5

莫肇生,中国美协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画院签约画家,肇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

来源:书画频道广东工作中心

整理编辑:小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5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