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爱情十五世纪婚纱照中的秘密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这是一幅出自十五世纪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之手的“婚纱照”这幅“婚纱照”中记录了五百年前尼德兰富商阿尔诺芬妮夫妇的婚礼

荷兰扬·凡·艾克(JanVanEyck)《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年作英国国家博物馆

然而,这幅“婚纱照”中的诸多线索

表明了这并不是一场“门当户对”的婚姻在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我们来根据画中线索一探究竟首先,画中的新郎是年被菲利普公爵封为骑士的阿尔诺芬尼他的骑士等级看似不高在公、候、伯、子、男爵位中都排不上号但他银行家的身份却弥补了这一不足这让他在当时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欧洲占有了一席之地同时,他也是佛罗伦萨著名财阀美弟奇家族在尼德兰的代言人在画中,从他身着华丽的貂皮与头戴的精致大檐帽就可以看出他的富贵与多金而在他左侧身后的木桌上零散的摆放着几个橘子可别小看这几个橘子这可是当时富有的象征因为在欧洲,橘子大多产自西班牙而且以当时的交通水平将南欧西班牙的橘子运到北欧尼德兰是价格不菲的所以,在当地吃得起橘子的人家绝对称得上富有同时在窗台上还摆着一个不太新鲜的橘子表达了在他们家橘子即使放坏了都没有人吃炫富之意不言而喻而旁边的新娘则头戴白纱巾这在当时象征着纯洁与圣神而她身着的绿色礼服在身后红色床帷的映衬下格外显眼绿色可是当时最昂贵的颜料之一同时,毛皮袖口中的袖子则是另一种昂贵的颜色——蓝色

染织而成

而在画中衣物布料色彩的安排上蓝色所占面积并不大可能是因为在当时蓝色是与皇室相关颜色其中有避嫌的意味我们注意到新娘的腹部微微隆起应该是怀有身孕但也有可能与当时流行的孕妇扮相有关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由于经历了中世纪黑死病的洗礼欧洲人口锐减了三分之一而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又亟需大量的人口作为劳动力因此多生多育成了当时的风尚以至于很多女性将织物、干草等放入袍服下用来制造怀孕的视觉假象除了两人的服饰外画中新郎、新娘站在镜头之前两人左右手呈互相交叠的手势这种手势源于当时欧洲的交手婚习俗相当于现在婚礼中的交换婚戒而在尼德兰地区也有一种说法叫做左手婚从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娘将手叠放在新郎的左手之上这在当地的风俗中代表着放弃继承权的意思当时规定地位较低的女人如果与出身贵族的男人结婚妻子和孩子应当放弃对其头衔、特权或财产的继承以保持社会阶层的稳定在五百年前的欧洲封建社会婚姻极大程度上是一种契约关系代表着权力的结合与共同财产的继承而新娘放弃了对婚姻财产的继承则暗示了她与新郎并不属于同一阶级也就是说她们的婚姻并不门当户对我们再看房间的陈设天花板上的枝形吊灯装饰华丽而富有金属质感值得注意的是在吊灯众多的灯座中只有一根点燃的蜡烛这是一种西方绘画中常见的象征方式画家通过这种方式表现了这对夫妇在宗教上对于唯一上帝的忠诚后面墙壁上的圆镜也同样具有宗教意味圆镜周边装饰着十个记录基督受难故事的圆形图案它们每个的直径都不超过1.5厘米即使这样,我们依然能分辨其中的场景而镜子旁边的念珠则同样表明了画中夫妇的虔诚与基督教徒的身份

在镜子上方的墙壁上则用文字写着

“扬·凡·艾克来过”画家不仅通过这种方式在作品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也同时表明了他是阿尔诺芬尼夫妇婚姻的见证人

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

也确实可以在镜中看到画家的形象

他就身着蓝衣站在夫妇对面而他站的位置同时也是观众所处的视角除了以上的这些细节我们还可以看到床头柱上雕刻着圣玛格丽特战胜龙的场景这一形象在当时象征着生育而两人脚边的小狗则象征着二人对婚姻的忠贞画中如此丰富的细节让五百多年前的一段婚姻立体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但这段婚姻似乎与当今年轻人对于浪漫爱情后婚姻的想象不同阿尔诺芬尼夫妇的婚姻似乎更加的现实与功利对此,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8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