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在家庭中是很重要的,所以餐桌区域的灯光设计是重中之重,我在餐桌正上方挂了一盏半透光的吊灯,很推荐你在餐桌上面用吊灯。晚上打开餐厅吊灯,一家人在温暖柔和的灯光下围坐在一起,是家该有的样子,吊灯怎么挂很重要,一般是挂在餐桌正中间的上方,灯罩的位置尽可能的低一些,一般距离桌面65厘米左右。如果太高不仅没有聚拢感,不好看,里面的灯泡容易照到眼睛而产生炫光,我家是1米6的餐桌,吊灯离墙大概是80厘米,灯罩离桌面60厘米,不用怕吊灯低了会不会撞到头,一方面下面有桌子挡着,另一方面我们用餐桌吊灯的时候一般是坐着,并不会显得灯很矮。很多吊灯都可以调节悬挂的高度,可以根据你自己家的桌子的高度,还有灯罩的形状,去调整成适合你们自己家的高度。我们家没有完全采用无主灯设计,客厅中间还是装了一个大吸顶灯,关于客厅要不要吸顶灯,设计师的建议是不要,只在电视上方加一组轨道灯,而我可能是采光不好的出租房住怕了,比较犹豫,而事实证明吸顶灯平时很少会开,不过有时候这种大功率的吸顶灯还是有优势。而且我选的这款吸顶灯的素质很好,可以调节亮度和色温,沙发上面用了轨道射灯,是三个射灯通过一个轨道连接同一路电线,我买的是跟明装射灯同一款,不仅外观看起来比较统一,能保证光的参数和素质一致,目前我们没有在沙发墙挂一些装饰,这三个射灯的作用一般用来擦墙,这样客厅有了舒服不刺眼的间接照明,射灯是客厅最常开的照明光源。我觉得用得好的射灯甚至可以完全取代主灯,射灯的品质有高有低,一款低端便宜的射灯射出来光的效果,跟一款好的射灯射出来光的效果,相差很大。为了选到满意的明装射灯,我甚至连续换了三款才找到现在用的,跟选其他类型的灯一样,选射灯不能只看瓦数,还有留意光束角、色温、显指、是否眩光,当然像我这样的外行光看一些参数拿不准,还是得买回来试一试才知道。沙发旁还放了一个落地灯,用来看书,或者单纯用来烘托氛围,我们在电视柜后面贴了一条智能彩光灯带,可以调节光的亮度和颜色,还可以通过app选择不同的场景氛围,还有一个很酷的音乐律动功能,是灯光会根据家里的音响。或者电视播放的声音节奏来动态的调节灯光,很适合蹦迪。其实有点后悔没有听设计师的建议,在电视柜上方装一排轨道灯,整个电视区域并没有其他照明,比如电视柜旁边的绿植,有光照在上面会很好看。阳台做吊顶,安装四个暗装的射灯,灯藏在吊顶里面,很简洁,能营造一种“见光不见灯”的效果,这个射灯的光我很满意,均匀不刺眼。我家好几个地方都用到这种射灯,选择不同的色温还有光束角来组合,比如走廊和洗漱区的上面也用射灯,镜柜上下安装灯带,洗脸盆下面也装一个灯带,能让洗脸台看起来有一种悬浮感。榻榻米入门台阶上装一个光束角更大一点的射灯,侧边墙壁装一个好看的壁灯,调节光照射的方向。房间里面装一个只有22w的小吸顶灯,色温k,对于家居设计我并不满意,入门的射灯跟壁灯有一点重复,房间里面我希望是没有主灯的,如果能够重新设计,会把吸顶灯取消,再把入门的壁灯装在房间里的位置。卫生间也做石膏板吊顶,马桶区上面装两个只有5w的射灯,马桶插座上插一个只有0.4w的小夜灯,只在光线暗的时候亮,晚上起夜的时候只亮这么一个小小的灯就够。淋浴区上方的浴霸自带一个面板灯,亮度足够,一般只在洗澡的时候打开。再来看看厨房,面板灯是厨房的主光源,但是光有一个面板灯不够,我希望厨房的操作区域有足够的照明,所以在定制吊柜的下面装灯带。台面上面没有做吊柜,后期自己装一个感应灯带,这些局部光源能够保证在使用台面或者水盆的时候有足够的亮度。厨房一开始用的是色温k的面板灯,但是这个色温太冷,跟橱柜灯的k的色温混在一起不好看,最后我又挑一款k的面板灯自己换上,看起来就好多。每个区域的灯的色温尽量偏差不要太大,书房装一个小吸顶灯,跟客厅是一套的,可以调节亮度、色温还有月光模式,月光模式眼睛直视也不会觉得刺眼。卧室无主灯装四个可以调节亮度和色温的射灯,其中一个射灯打开的时候,会打亮一幅画,床头柜放一盏台灯好看,装一个k色温的灯泡,床头另外一边因为没有床头柜,就装一个小吊灯,k色温很适合睡前阅读,光是和空气水一样重要的存在,灯光是为人服务的,我们应该更重视光给人的感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