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白癜风健康惠民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414/t5oft8k.html
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即将结束,新的政治和思想潮流开始萌动,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开始初期阶段的原始积累,海上贸易不断扩张,荷兰、西班牙、英国等实力雄厚的欧洲国家开始寻找海外殖民地进行扩张,上层社会的财富急剧增加。而这骤然增加的财富,也体现在建筑上。
贵族、教会和商人纷纷追求奢华炫目、标新立异的建筑风格,于是诞生了盛行于17、18世纪的欧洲和北美东部的巴洛克风格。造型华丽,富有动感,墙沿蜿蜒、穹顶恢宏以及凹凸有致的正面和精明的采光设计,是巴洛克建筑的突出特点。
建筑虽然是最为静态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通过弯曲的线条、几何的形状、光线的变换,也是可以变得如音乐和绘画一般旋律丰富的。巴洛克建筑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型奇特,注重动感和节奏。
波浪起伏的墙壁是巴洛克建筑的明显特点。这种形式让建筑物仿佛成为一个连绵起伏的整体,而且在建筑这个最为静态的艺术形式中增加了律动的元素。波浪成为巴洛克建筑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而且不仅限于墙壁,建筑内部也是波澜起伏。
法国的凡尔赛宫是巴洛克建筑的经典代表。当年,路易十四为了消除势力强大的法国地方贵族的割据和叛乱危险,请到意大利设计师勒诺特来建造凡尔赛宫。宫殿落成之后,路易十四就把全国主要贵族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在中国人看来,皇帝和大臣住在一起似乎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欧洲封建时期,欧洲国王的权力没有中国的帝王那么强大,并非“上天之子”。他们和其他贵族一样,有自己的封地,最多可以看做是一个权力比较大的贵族,有时这个国家的国王却在另一个国家拥有十地,好像大地主一样。所以,凡尔赛宫就成了路易十四和贵族们一起处理国事、饮食起居、寻欢作乐、歌舞升平的地方。
凡尔赛宫的内部装潢尽显巴洛克之风。巴洛克建筑师认为,建筑物具有强烈的可塑性,他们摒弃了文艺复兴时期直线及平整的区域划分,而以曲线和凹凸面来取代。在巴洛克建筑师眼中,建筑不是“造”出来的,也不是由许多独立的部分组成的,而是“凿’出来的,即本来是一块粗实的岩石,经由建筑师内凿外雕,成为轮廓分明的建筑体。这种风格使人们摆脱建筑物就是一个方正盒子的印象,所以巴洛克建筑通常看来就像一尊大型雕塑。如果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形;而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变化而来的极为复杂的图形。意大利著名建筑师波罗米尼就设计了一座蜂窝状平面结构的教堂,因为他雇主的家徽中有蜜蜂的图案。某位法国建筑师甚至提出用一系列包含字母、能组成太阳王路易十四名字(LouisLeGand)的平面结构来盖一座教堂。
凡尔赛宫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正中的“镜厅”,这是世界最著名的一个厅堂,当年曾是皇室举行舞会的地方。镜厅的墙上共镶有17面大镜子,刚好对着17面落地玻璃窗,它们把窗户外的阳光和御花园景色引进厅内,同时由镜面反映出园内美景,使人们走进厅堂就如置身在室内花从中。整个厅堂的装饰以镶金及镜面为主,配上大型水晶吊灯,人只要站在中央,便可以从各个镜中反映出不同的自己。想象当年舞会进行时,灿烂的灯光把镜厅照得通明,人们一面起舞,一面看着镜子里如虚如幻的景象,如此造就了皇室贵族们极尽享乐的场面。
巴洛克建筑的正面同样也是凹凸有致,中间通常设计一个向外突出的门窗,如意大利圣卡罗大教堂、英国契斯维克府邸、维也纳丽泉宫等等。在巴洛克建筑中,连柱子也可以飞舞盘旋,例如贝尔尼尼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设计了一个宝座,支撑华盖的四根柱子如飞龙一样盘旋而上,并雕刻有精美的花纹。巴洛克还使用许多椭圆形的结构,这使得建筑结构更加错综复杂,空间也更大,这类建筑的许多穹顶也是椭圆形的。
第二,光线的巧妙运用。
巴洛克建筑追求像戏剧里那样的光线效果,或者运用明暗对比法,或者用几扇窗户把光线集中起来。就像戏剧里一样,当主角出场,就用灯光打亮他所站的位置,其他的次要角色则处于黑暗或半黑暗当中。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以即使在建筑物的深处也能使用自然光而自豪。高而窄的窗户很常见,因为它们能让阳光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直接进入建筑物。
在剧场里,要获得均匀的光线有几个办法,可以几台照明灯同时打光,或者用光的反射来表明凹凸不平。在建筑学里,可以将一堵表面光滑的大理石或灰泥墙面换成一堵由巨大的粗岩石组成的墙面,这样的光线对墙上的饰品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饰物的体积小并以雕刻品为主,如此才能给建筑以动感。文艺复兴时期,墙饰通常只存在于一些特殊的地方,跟建筑的结构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巴洛克豪华的风格让饰物无孔不入,尤其是在角落或者接口处作为掩饰,使得凹凸的墙面不被打断,绵延不绝。
意大利的瓜里尼(~)不仅是一位建筑师,还是一位数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建筑作品运用复杂的几何图形来设计,他的特殊创造在于将无限延伸的天花板空间发挥到极致。在他设计的圣洛伦佐教堂中,圆顶上方开辟了拱形的窗户,光亮无比,教堂的大部分效果都是借由光线来完成的。光线使圆顶充满动感与变化,并且将拱门优美的线条和华丽的门楣映衬得更加美丽。还有德国的维尔腾保修道院,三层大窗让室内通体明亮,穹顶上的小窗将壁画照耀得极富立体感,特别是安装在墙上的几套巨大的管风琴。它们在透过间错其中的窗户射入的阳光的衬托下显得蔚为壮观。
第三,豪华的装饰(如用木头、石膏、灰泥和大理石制成的小天使像)和顶壁画。
巴洛克建筑在社会非常富有的时期发展,所以其建筑装饰非常浮华,以此来显示财富。在巴洛克建筑中,雕塑和壁画是常用的元素,甚至在人们视线的盲区,如柱子的背后和房间的角落,也常常被利用。
巴洛克建筑大量使用大理石、镀金和青铜,在屋顶和屋角之间的三角处常施以浓墨重彩的装饰,在角檐处镀上金属。这类建筑天花板上的画非常立体,就像雕刻上去的一样,或者就是屋顶突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