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开始萌生装修意识时,家居装修似乎就有了一套固定模式布置,一直沿用至今。
这套固定模式装修指的是:家里永远少不了客厅、餐厅、卧室、卫生间等6大模块。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发现这些传统固定式的装修已经不怎么“科学”了。
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抛弃“传统固定式”装修,这样是把家毁了,还是更舒适了呢?
1、被抛弃的客厅
回忆起父辈那时候的装修,他每到一个家里,屋主都会很高兴地告诉他,这里的客厅要放个大大的沙发,再买一个大电视挂在墙上,多做一些柜子。
厨房要做成封闭式的,南阳台只用来晾衣服,还要安装一盏大吊灯,听着很耳熟吧,没毛病!就连如今的商品房,客厅也是一个家里最大的空间。
而如今,客厅这个功能已经被很多人给抛弃了,特别在一些大城市里,挂着的电视一年开不到十次,花成千上万买回来的三件套,覆盖了满满的灰。
所以在装修时,听到最大我就是:我要“去客厅”设计,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家居功能,俨然过时了。
不要客厅的家,真的会适合我们吗?在接触不少把客厅功能弱化的家庭后,我发现他们给我最大的反馈是:更舒适了!
以前人们接受信息只能通过电视,而如今手机、平板的盛行,它们带的信息更加便捷。而且家里不要大沙发和茶几,把家里最大的空间腾出来后,的确可以满足更多功能。
这些不要客厅的家庭,他们会在这里放置一张长桌,或者什么都不放。会根据家庭成员来布置,如果家里有宝宝,在学爬行时,尽量让地面宽敞,等大了一些,可以在客厅中央摆放玩具,从爬行到5岁,这几年,如果客厅被三件套占据,的确会失去很多乐趣。
所以如果空间能随着宝宝年龄的成长而发生改变,的确是更加人性化了。这样的家确实舒适!
2、被抛弃的餐厅
如果说客厅被抛弃还能理解,但连餐厅也逐渐消失,听起来就觉得不可思议。
现在的年轻人,独居生活吃着外卖,拿着手机追着剧,窝在家里任何一处,都比坐在餐厅吃机率更高。
上面这位女孩的新家,就把大餐厅改成了一间诗意满满的书房,在正中央放置一张又长又大的书桌,用于读书办公,人多的情况下,也充当是餐厅,功能多用,对小空间而言无疑也是最实用的。
3、被抛开的大吊灯
家里不再以大吊灯为主了,无主灯设计越来越流行,让家里的光源不再唯一,家居氛围更为舒适。
担心光照不够的朋友,可以利用射灯、筒灯、落地灯、轨道灯等不同灯具进行分区、组合,把光源打散,更加轻松。这也是人们总结了生活经验后的结果,把传统固定的灯具布置升级,提升生活品质。
4、被抛弃的传统晾衣架
压抑
小区不允许,下雨忘收就完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不把阳台当晾晒区了,家里采光最好的地方,如果功能单一,的确很浪费。但对只有一个阳台的家来说,安装置地晾衣架和电动晾衣架都太大,太占阳台空间。所以会选择隐形晾衣绳装在阳台,不占空间又实用!
免打孔设计,自由伸缩,最长可以拉4.2米,钢丝抽绳设计,就算是20KG的被子也能轻松HOLD住。我最喜欢的就是它可以隐身,在没有晒衣服的时候,拉绳就被藏起来,还我一个宽敞明亮的阳台空间,没有顶上的传统晾衣架带来的压抑感。
5、被抛弃的传统水龙头
传统的水龙头出水模式比较单一,而已有时候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那么万向水龙头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不同于传统的水龙头存在距离过短、不能调整角度等缺陷;
洗手的时候很容易水花四溅,台面上到处是水,还会打湿衣服。想清洁的时候水盆的角落永远冲不到,更别说洗头方便了!
万向水龙头它的样子简简单单,就是一个小小的延伸器,装的时候,也不必要拆掉原来的水龙头,直接接上去就好了,非常方便。
跟普通的水龙头相比,万向水龙头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可以°旋转,冲洗面盆、用盆接水都方便很多。
其次,它有两种出水模式
平时开气泡模式就可以
水轻盈舒柔,触感细腻
成功避免水花飞溅的情况
超多密集水孔,犹如几百根细水管
一起对着盘子全面冲刷
另一种是冲力花洒模式,方便随时冲洗面盆里面的脏东西。
自从卫生间装上它,我洗脸都方便多了,直接将水龙头旋转上来冲洗,每次洗面奶都冲的超干净,刷牙也没用过牙杯,直接用嘴巴接水,哈哈,真的是懒人的福音。
内部搭配过滤网净水
可以帮助过滤泥沙、青苔等粗糙物质
有两种挡力选择,洗脸开一挡,温和不伤肌肤;清洗开二挡,强力冲刷更干净,很贴心;
同样是水龙头,为什么不选择这款功能更完善、材质更安全、使用更方便的水龙头呢?
只要是以上打勾类型的水龙头,或龙头外丝2.2厘米,内2.3厘米,其他规格龙头圆柱形,直径1.4厘米到2.4厘米之间都可以安装。
洗手、洗脸、洗头、清洁台盆都变得更加方便,轻松提升用水体验!
我把链接放在下方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