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广东上元喜簇花灯忠信花灯广

河源市连平县传统赏灯习俗中的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红色调为主的民间灯彩艺术,已有多年历史,清雍正年间的《连平州志》即有“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之记载,民间尚存有清代的花灯纹样印版。忠信花灯以竻竹、苗竹和红、绿、白等彩纸为主要材料,以扎、钻、刻、剪、印、画、糊、裱等手工技艺制作而成,有缭丝灯、参灯、状元灯、秀才灯、五福灯、磨灯、龙凤灯、宝莲灯、伯公灯、紫灯、廊灯等。与其他地方花灯的小巧玲珑不同的是,忠信花灯虽大却很精致,其最大的直径有12米,最小的也有40厘米,其基本结构多呈柱形,多用竹编骨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以缭丝灯为例。缭丝灯高五尺,宽三尺,为八角柱式造型。结构有内外两层,外层有角柱和古楼式环形回廊,为花纹的主要装饰区;内层分八面,有矩形和方形花格,为图案主要装饰区,内核还置有带旋转风车的走马灯。从灯盖、灯身到灯裙,均以刻剪的图案花纹装饰为特色,有大花、青头龙花、彩门花、花角花、钳口花、花盘花、柱墩花等,图案有嫦娥奔月、八仙过海等神话传说,花纹有金童玉女、龙凤呈祥、梅花芙蓉等象征喜庆吉祥的纹样。每个角上还饰有红色灯带,上题诗词和对联。晚上点亮转动的走马灯,灯身即呈现一格一景,流光溢彩,美轮美奂。忠信花灯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身,融神话、传说、诗词、对联、书画于一体,在咫尺方圆之间构建出一个多彩的艺术空间,既具观赏性,又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民间元宵活动的一道绚丽景观,也是当地客家人生日礼吊灯习俗的主要载体。忠信花灯已于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8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