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基础知识六电气

一、人防工程供电系统特点

· 潮湿。应选用防潮防霉的电气产品,供电线路采用铜芯线缆

· 平战结合。既要保证战时需要,又要满足平时需要

· 没有自然采光。应采用比地面建筑更高的照明标准和完善的照明系统

· 战时有三种通风方式转换问题

· 柴油电站机房是染毒的,控制室是清洁的

二、电源

.1 主要内容

· 电力负荷分级

· 电力负荷统计计算

· 电源设置原则

· 供电系统设计原则

· 各级负荷对电源的要求

. 电力负荷分级

· 分级原则:按重要性、连续性和停电后可能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程度分级

· 按平时和战时进行分级,平时分级除执行本标准外,还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 负荷分级定义:Ⅰ级、Ⅱ级、Ⅲ级

· 战时常用设备电力负荷分级表

人防UPS

.3 电力负荷统计计算

1、原则

分别按平时和战时情况进行统计计算

、方法

列表统计

.4 电源设置原则

· 电源容量应分别满足平时、战时总计算负荷

· 有公用电源时,应引接公用电源,按满足平时负荷需要进行设计

· 有两路电源时,宜同时工作,任一路均应满足平时Ⅰ级负荷、消防负荷、大于50%正常照明负荷

· 平时地面建筑需建柴油电站时,宜建在防护区内,作为区域电源;

· 总计算负荷﹥00KVA时,变压器宜设置在清洁区靠近负荷中心处,单台容量不宜超过KVA;

· 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应选用无油、防潮设备。

· 内部电源严禁选用汽油发电机组

下列工程内部应设置柴油发电机组:

· 医院、医院

· 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

· 建筑面积之和大于m工程

医院、医院设置的发电机组:

· 战时容量满足Ⅰ、Ⅱ级负荷需要,并宜作区域电源,满足低压范围内邻近工程Ⅰ、Ⅱ级负荷需要;

· 机组台数两台以上,每台容量都能满足战时Ⅰ级负荷需要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设置发电机组要求:

1、建筑面积大于m的工程,应设置台以上机组,容量要求:

· 战时容量满足Ⅰ、Ⅱ级负荷需要,并宜作区域电源,满足低压范围内邻近工程Ⅰ、Ⅱ级负荷需要;

· 平时引接两路外电时,应满足平时Ⅰ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

· 平时引接一路外电时,应满足平时Ⅰ级、部分Ⅱ级(消防、正常照明负荷的50%以上)负荷需要

、建筑面积大于m的工程,条件受限且电源只供本工程时,可设1~台机组,容量要求:

· 战时容量满足Ⅰ、Ⅱ级负荷需要;

· 平时引接两路外电时,应满足平时Ⅰ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

· 平时引接一路外电时,应满足平时Ⅰ级、部分Ⅱ级(消防、正常照明负荷的50%以上)负荷需要

3、建筑小区或供电半径范围内,建筑面积之和大于m的工程,应在负荷中心处防空地下室设内部电站或区域电站,容量满足第1条要求;

4、建筑面积小于m工程的战时供电设计:

· 引接区域电源,战时Ⅰ级负荷设蓄电池供电

· 无法引接区域电源的,Ⅰ、Ⅱ级负荷均设蓄电池

· 蓄电池供电时间不小于隔绝防护时间

.5 供电系统设计原则

· 每个防护单元设人防电源配电箱

· 内电、外电分列运行

· 通信、防灾报警、照明、动力分别设独立回路

· 不同等级的负荷应各有独立回路

· 引接内部电源应有固定回路

· 三相分配均匀

.6 各级负荷对电源的要求

战时Ⅰ级负荷,应有个独立电源供电,其中一个是内部电源

· 战时Ⅱ级负荷,应引接区域电源,有困难时,应设自备电源

· 战时Ⅲ级负荷,引接电力系统电源

.7 其他要求

· 条件许可时,战时宜利用无防护的地面建筑自备电源以及附近的拖车电站、汽车电站等

· 内部蓄电池不得采用非密封型

· 为战时Ⅰ、Ⅱ级负荷供电设置的EPS、UPS应设计到位,平时可不安装,但应留好接线和安装位置。30天转换时间内完成安装调试

三、配电

· 每个防护单元都引接外电和内电。电源回路应设置进线总开关和内、外电转换开关

· 每个防护单元的人防电源配电箱宜设置在清洁区,靠近负荷中心和便于操作维护处,可设在值班室或防化通信值班室内

· Ⅰ、Ⅱ级和大容量负荷宜采用放射式配电,室内低压配电级数不宜超过3级

· 各种配电箱、控制箱、照明箱均不得在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墙、密闭墙上嵌墙暗装,防止破坏防护密闭能力。必要时,可挂墙明装

· 电气设备集控或自控时,必须设置就地解除集控、自控装置和就地控制装置

· 对染毒区内需要检测和控制的设备,既能就地检测控制,又能在清洁区实现检测、控制

· 设有三种通风方式的工程,应在每个防护单元设置通风方式信号装置系统,要求:

(1)信号控制箱宜设置于值班室或防化通信值班室,灯光信号和音响应采用集控或自控;

人防控制箱

()在战时有人工作或出入处设置灯箱和音响装置,用颜色和文字进行标识

人防信号箱

(3)设有三种通风方式的工程,应在每个防护单元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侧设置有防护能力的音响信号按钮,音响信号应设置在值班室或防化通信值班室内

防爆呼叫按钮

(4)医院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四、线路及线路敷设

· 电缆、电线均采用铜芯

桥架

· 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动力、照明线路,应采用电缆或护套线

· 所有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墙、密闭墙的电缆、电线、预留备用管均须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保护管径小于5mm

防护密闭接线盒

· 多根弱电线共用一根暗管采用密闭盒处理

· 出入口、连通口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门框墙上均应预埋4-6根备用管,管径50-80mm,管壁厚度不小于.5mm,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并作防护密闭处理

人防电气预埋管4-6根,两端出墙10cm,开丝加堵头

电气预埋管安装原理图

· 电缆、电线多时,可采用桥架敷设。桥架穿越防护密闭墙时,改穿管敷设,并进行防护密闭处理

· 各类母线槽穿越防护密闭墙时,采用防护密闭母线,并进行防护密闭处理

· 室外进线应设置防爆波电缆井,防爆波电缆井宜设置在紧靠外墙外侧。除留设计需要的穿墙管数量外,还应留4-6根备用管,以备扩展

· 从低压配电室、电站控制室至每个防护单元的战时配电回路应各自独立。战时内部电源配电回路穿越防护区或非防护区时,应采取与受电端一致的防护措施

· 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墙、密闭墙的电缆、电线、预留备用管等,除平时有要求外,可不作密闭处理,临战时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封堵,在30天转换时限内完成。

· 对不符合一根电缆穿一根管的平时线路,应在临战期限内拆除

五、照明

· 照明光源:高效节能萦光灯、白炽灯

· 照明设计应满足照度、显色性、防眩光要求

· 平时、战时均应设计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

· 平时照明还应设值班照明,出入口宜设过渡照明

· 平战结合工程,平时照明设计要求:

(1)正常照明照度参照同类地面建筑照度标准,需长期坚持工作和对视觉有较高要求的场所,可适当提高照度标准

()灯具及灯具布置,要与使用功能及装修协调

(3)值班照明宜利用正常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灯具

· 战时正常照明可与平时的部分正常照明或值班照明相结合

· 战时应急照明宜利用平时应急照明

· 平战结合工程,平时照明设计要求:

(1)正常照明照度参照同类地面建筑照度标准,需长期坚持工作和对视觉有较高要求的场所,可适当提高照度标准

()灯具及灯具布置,要与使用功能及装修协调

(3)值班照明宜利用正常照明中能单独控制的灯具

· 战时正常照明可与平时的部分正常照明或值班照明相结合

· 战时应急照明宜利用平时应急照明

· 对应急照明的要求:

(1)疏散照明包括疏散指示标志照明和疏散通道照明。疏散通道的地面最低照度不低于5lx

()安全照明照度不低于正常照度5%

(3)备用照明照度不低于正常照度10%;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应满足工作的最低要求

(4)战时应急照明持续时间大于隔绝防护时间

· 过渡照明宜采用自然光,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用人工照明。过渡照明应能满足晴天、阴天和夜间出入需要

· 每个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

· 洗消间脱衣室和检查穿衣室内各设个交流0V10A单相三孔带二孔防溅式插座

· 滤毒室内每个过滤吸收器风口取样点附近距地面1.5m处,设置1个交流10A单相三孔插座

· 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隐蔽所的防化通信值班室内设置1个交流V16A三相四孔插座,1个断路器和7个交流0V10A单相三孔插座

· 二等人员掩蔽所的防化通信值班室内设置V16A三相四空插座、断路器各1个和0V10A单项三孔插座5个

· 防化器材储藏室应设置1个交流0V10A单相三孔插座

· 灯具宜选用重量较轻的线吊或链吊灯具和卡口灯头。当室内净高较低或平时使用需要而选用吸顶灯时,应在临战时加设防掉落保护网

· 通道、出入口、公用房间的照明与房间照明宜设置不同的供电回路

· 战时主要出入口防护密闭门外直至地面的通道照明电源,宜由防护单元内人防电源箱供电,不宜只使用电力系统电源

· 从防护区内引到非防护区的照明电源回路,当防护区内和非防护区灯具共用一个电源回路时,应在防护密闭门内侧、临战封堵处内侧设置短路保护装置,或对非防护区的灯具设置单独回路供电。

六、接地

· 防空地下室的接地形式采用TN—S、TN—C—S接地保护系统

· 除特殊要求外,防空地下室宜采用一个接地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要求

· 防空地下室室内应将保护接地干线、电气装置人工接地极的接地干线或总接地端子、室内的公用金属管道、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构件、室内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护层等做等电位连接

· 等电位连接的线路最小允许截面积应符合规定`

· 保护线(PE)上,严禁设置开关或熔断器

· 接地装置设置要求:

(1)利用结构钢筋作接地体,当接地电阻不满足要求时,宜在室外加设人工接地装置。

()结构钢筋网的交叉点宜采用焊接。

钢筋交叉点接地

(3)保护线(PE)应与各接地体相连,PE干线应采用大于5×4的热镀锌扁钢或直径大于1mm的圆钢,分支线采用大于5×3mm的镀锌扁钢。

人防门接地

· 设置消防控制室和通信设备的工程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引至总接地体

· 照明灯具安装高度低于.4m时,应增设PE保护线

· 电源插座和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应加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医疗用电设备加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时,要求只报警,不中断电源

· 燃油设施防静电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①金属油罐的金属外壳应做防静电接地;②非金属油罐应在罐内设置防静电导体引至罐外接地,并与金属管相连接;③输油罐的始末端、分支处、转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00~m处,应做防静电接地;④输油管道接头井处应设置油罐车或油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七、柴油电站

· 选址:

(1)靠近负荷中心;

()交通运输、输油、取水方便

(3)管线进出方便

· 医院、医院应设固定电站

· 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设置电站的类型:

(1)>10KW宜设固定电站;无条件时,可设个或多个移动电站

()<10KW时宜设移动电站

(3)固定电站宜设-4台机组;移动电站宜设1-台机组

· 总容量满足负荷需要,预留10-15%备用量,但不设备用机组

· 单机容量不宜大于KW

· 机组设置台或台以上时,宜采用同容量、同型号机组

· 电站采用的柴油发电机组应具有在机房就地启动、调速、停机功能

· 设置自启动机组时,要求:

(1)外电中断,机组自启动,15s内向负荷供电

()外电恢复,自动切换外电,自动或手动停机

· 固定电站机房与控制室分开设置,在控制室和每台机旁设置联络信号,具备:

(1)控制室对机组:起停机、增减速联络信号

()机组对控制室:运行正常、请求停机、故障停机信号

(3)机旁信号宜设置该机组的输出电压表、频率表、电流表、功率表

· 固定电站机房采用隔室操作时,具备:

(1)控制机组启动、停机(含紧急停机)、调速、并车

()检测柴油机油压、油温、水温、水压、转速

(3)控制和显示发电机房附属设备和通风方式的运行状态

· 平战转换要求:

(1)医院、医院的电站平时全部安装到位

()甲类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除机组外,所有附属设备及管线均全部安装到位。机组在15d转换时间内完成安装调试

(3)乙类工程设计到位,土建预留基础、吊钩、管架和预埋管。30d转换时间完成安装调试

八、通信

· 医疗救护工程和防空专业队工程应设置与所在地人防指挥机关相互联络的直线或专线电话,并应设置应急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电话可设置在值班室、防化通信值班室内

· 人员掩蔽工程应设置电话分机和音响报警接收设备,并应设置应急通信设备

· 配套工程应设置电话分机,并根据各类配套工程的特点和需要,可设置应急通信设备或其它通信设备

· 医院、医院应设置电话总机,并在办公、医疗、病房、值班室、防化通信值班室、配电间、电站、风机室等设置电话分机

· 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的值班室、防化通信值班室、电站机房、电站控制室、风机室等设置电话分机

· 各类防空地下室中各类防护单元内通信设备电源最小容量设计应满足要求

· 通信线路的引入,应在各人员出入口预留防护密闭穿墙管,穿墙管可利用前面的预埋备用管。当需要设置通信防爆波电缆井时,除留有设计需要的穿墙管外,还应在出入口、连通口预留4-6根备用穿墙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9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