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奶奶家,堆满杂物、家具老旧,用着比你年纪还大的电器,东西坏了也舍不得丢。
实际上的奶奶家,简而不繁、奢而不华,甭管是整体风格还是局部细节都极其考究,什么配色、软装、家具、家电……一点不输年轻人。
你以为的奶奶家
VS
实际上的奶奶家
是的!这届奶奶的追求可不只限于养花、遛狗、超市抢购、跳广场舞,她们要和孙子孙女们看齐,走在时尚前沿,做名副其实的时髦精!
不土不low,时髦炸了!
没错,就是那股火爆时装圈、俘获无数年轻人的“奶奶风”,最近开始铆足劲儿朝着家装圈进攻了!
话不多说,这就为大家揭秘哪些装修风格最能戳中精致奶奶们的心巴↓↓↓
新中式
古朴大气,意蕴东方
古朴而不失情趣,端庄而不失灵动,目光所及皆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跳出传统中式风格的条条框框,弱化了浓厚的仪式感和历史感,将东方韵味融入现代家居生活。
不只更容易被“奶奶辈”们接受,同时也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让传统元素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让传承千年,历经岁月洗礼的中式风格在新时代得到延续和创新。
原木风
去繁从简,回归本真
关于原木风的关键词实在不少,什么温润、淳朴、自然、清新……却似乎都围绕着一个“真”字。
像木头般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用满腔真诚去演绎一室温柔,去隐逸于喧嚣繁华之外的安逸,去热爱并不算完美的生活。
没有过多的色彩,没有眼花缭乱的装饰,有的只是木材本身的纹理,保留着岁月走过的痕迹。
绿植的点缀,为整个空间注入生机,简约却不乏味,质朴而富有活力。
置身其中,返璞归真的舒适、惬意油然而生。
既满足对慢生活的所有幻想,又能让奶奶们的往后余生继续保持精致、优雅。
北欧风
岁月静好,诗意人生
北欧,一个令人向往的“童话世界”。
不仅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出独有的冰川、绿野、极光、湖泊……
在这个遍地设计师、人人生活美学家的理想之地,灵感总是源源不断。
那么,如果把这些魂牵梦绕的元素融入住宅空间呢?
脑洞与创意齐开,创意与生活碰撞,纯粹、舒适、治愈的北欧风就这样风靡全球!
摒弃传统欧式的浮夸、繁杂,什么雕花石膏线、水晶吊灯、华丽壁纸、古典家具……统统不要!
而是用简洁、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生活原本的模样。
不再是老年房常见的沉闷色调,而是用大片留白+足够大的窗户,让自然光可以被最大限度引入。
光影流动、交错,与白墙、木格栅相遇,形成微妙的动静、虚实对比,为整个空间赋予几份灵性和诗意。
颇有种阅尽千帆,终寻得岁月静好的意味。
田园风
远离浮华,归于宁静
或许在老一辈的内心深处,始终藏着一种田园情结。
没有城市的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嘈杂喧嚣,有的只是潺潺溪流、耕牛犁田、炊烟袅袅。
无法回不去的农家生活,却仍然无法磨灭尘封在心底的想念。
既然如此,为何不尝试把田园风光搬回家?
碎花、陶艺、铁艺、藤编、百叶窗、仿古地砖……扑面而来的乡野气息,仿佛梦回乡间一般。
如果家中自带庭院,还可以从景观入手,用石板砌一个花园池塘,或是用竹林、小桥,甚至“犹抱琵琶半遮面”栅栏,营造出宁静、淳朴的中式田园风。
不只是精致
想要奶奶们活得精致,住得惬意,下面这些细节必须注意起来↓↓↓
动线
避免复杂、局促、拥挤,动线尽量做到短而宽敞,免得来回走动时被磕到撞到;
扶手
走廊、过道一定要宽敞,拐角处、房门、卫生间马桶旁,以及浴室一定要安装扶手。
直径大约在35mm左右,为老人家行走、坐下、起身提供一个支撑,帮助他们维持身体平衡;
尖角
千万不要只顾着追求个性,而选择些造型奇特的家具!而是要选择没有尖角、线条圆润的那种!
桌子、茶几、床等无可避免的尖角可以装上防磕碰护角,尽量降低磕碰、受伤的发生概率;
隔音
想要住得舒适,一定要做好隔音。除了墙体,门窗也很重要。
至于卫生间的管道,可以裹上隔音毡和隔音棉;
防滑
在用水量较大的卫生间、厨房,必须做好防滑措施。
除了进行干湿分离,或是铺贴防滑地砖,最为简单的方式就是铺上防滑地垫,给老人家满满安全感;
照明
为了方便进出门、起夜,可以在门口、床边,或是必经之路的墙上,安装一个感应小夜灯。
人来即亮,人走即灭。而且足够柔和的灯光也不会刺眼,影响到睡意。
此外,还可以在入户处增加换鞋凳,让老人家无需弯腰、蹲下,而是舒舒服服地坐着换鞋。
室内最好有一面足够大的窗户,既能保证自然光无条件引入,又能保证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
看到没?对于奶奶们来说,除了追求时髦的装修风格,这些细节也不容忽视!
毕竟足够舒适、安全、便捷的房子,才能让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她们,有一个幸福感拉满的晚年生活。
她们住得舒心,孩子们也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