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dquo添一丁挂一吊灯rdq

河源的省级非遗项目—忠信花灯

忠信花灯起源于连平县忠信镇,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一种独特的民间造型艺术,集绘画、剪纸、编织、书法、对联、诗词等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载体。

花灯

忠信镇司前村的暖灯,是当地最传统、最有特色,也是最具规模的化灯仪式。在正月十八这一天,村民们都会回到宗祠里面,用鞭炮来点燃花灯,寓意圆满,也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客家话中,“灯”和“丁”同音,又是光明、希望、生生不息的。

添丁故事

刚生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因多种原因没有“升灯”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一人升一灯,通过隆重热烈的仪式向老祖宗“汇报”某家人添了新丁,把新丁的名正式写入族谱,有“一家添丁,全村庆贺”的气氛。

所以,在这天里,无论你有多忙,多远,只要人家请你喝“上灯酒”,除非十分重大的事情,只要到了,喝了上灯酒,你就是朋友。据说有些人一年喝上灯酒一天就得喝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没办法,朋友多,也说明这一天里,朋友家里都有生儿子。

吊灯习俗主要由放灯绳、选灯、迎灯、上灯、暖灯、化灯六个环节组成。其中,最隆重的是上灯环节。

从年至今,连平县已经举办了十届忠信花灯节和两届河源忠信花灯民俗文化节。

寄托美好祝愿,传承客家文化。隆重的上灯仪式,它代表着对文化的传承,体现了民众对家族繁衍壮大和人丁兴旺的祈愿。

点击下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